從畫廊經理人角度看姜憲明與陳麗杏的雕刻
從畫廊經理人角度看姜憲明與陳麗杏的雕刻 / 臻品藝術中心總監 李亞琪 2005.4.25
將堅硬與生冷石材,轉化為柔軟流動的形體,一直是姜憲明所擅長的;而將女性特徵與肢體美感擬化的創作形式,更是陳麗杏所熱衷的表現方式。而此二位藝術創作者在藝術創作的領域,卻相輔相成了近十二年的歲月。 或許,在整體作品的呈現上或公共藝術的規劃中,很難特別釐清作品出自於何人之手?但是,這樣是否意味著,在創作精神部份的融合是恰如其分的貼近?然,也可以換個角度去觀察,作品的線條和擅長的語彙,卻不難端倪出其間的差異。 到底是理性與感性呢?還是刻意營造的氛圍?亦或是在創作形式上本來就存在的差異性?我個人以為,姜憲明的作品中,有我個人一直很欣賞的作品屬性與精神,他總是出奇不意的在直線中創造曲線的想像與節奏;或刻意的表現空間的極限與張力;或在質感的手法上堆砌出不同的層次,增加了欣賞作品的角度與豐富性。
而陳麗杏的作品,有如光影的魔術師,看似堅硬厚度的石材,卻能讓光和風輕易地從細微的縫隙中穿過。輕巧圓潤的造型,將作品的飽滿度呈現如女性的膚質般,透著水與彈性;而曲線極緻的造型中,優雅的訴說著由內而外表裡一致的女性特質。
我並非想刻意的區隔他們兩者在創作及表現上的差異,但是總難免從作品中解讀不同的樂趣。有時候是一種發現,有時候是一種驚豔,無論是那一種形式看待他們的創作,總會產生不同的對話。
從1998年,姜憲明早期的作品「內在世界(二)」或「張力與引力」的作品,看到的是一種外在形式的飽滿和流動狀態的表現,在虛實之間,蘊藏無限的生機與希望,更不免令觀者莞爾其間的幽默與趣味。到2005年的創作,姜憲明的手法更臻成熟與簡練,作品「內在世界(三)」,將寫實物象以抽象的表現方式,將豆莢包覆的張力,產生無限延展的可能性;同時,在2005年的創作中,更由外而內的將作品以解構的方式,創造不同空間的層次與角度,作品「虛心的正方形」,形體是一個單純的立方體,卻表現極限的支點和饒富趣味的探尋意圖。
回首看陳麗杏1998年期間的作品,呈現一種靜漞與希望的象徵,作品「初(二)、(七)」以不同的石材,在形與色之間融合的相當完整。或許,陳麗杏在選擇石材與作品的表現上,必然有其特有的敏感度。除此之外,作品的穿透性在微乎其微的縫隙中,透著點點的微光和不被壓迫的舒坦,作品「游」、「天空之城」都有一種使人感覺漫步在雲端的輕飄。而大自然與人體的局部取樣,也是陳麗杏作品的一貫風格。2005年的創作,保留了對生命的尊重與力量,藉由植物的形式,作品「朵」,以微觀的角度,體驗衍生過程中的奧妙與趣味。同時,更將作品的結構,以虛實穿透的張力,在空間中和光影產生互動與變化,像是曼妙的少女舞動著軀體,共譜美麗且動人的樂章。
近12年的歲月,他們之間沒有改變創作既有的精神和態度,或許,這也是一直以來,他們共同堅持的生命力量吧。